半夜修除湿机,聊聊那些厂家不会告诉你的破事儿
凌晨两点,手机响了。云南某烟库的CGTZF40报警“E3”——高压保护。赶到现场一看,好家伙,冷凝器结冰跟北极似的。客户急得直跺脚:“这新机器才用三个月!”我边拆边骂娘:“风冷机在云南雨季还行,冬天?呵…厂家没告诉你得加电伴热带吧?”
一、参数表里的水分比烟叶还大
这机器标称40kg/h除湿量,但实际嘛…懂的都懂。去年湖南某厂采购时,信了宣传册上的数据,结果库房湿度死活压不到65%以下。后来才发现,人家那40kg是在32℃/80%RH测的,可烟草库常年25℃/65%RH——真实性能直接缩水15%。验收时你得拎个温湿度计现场测,别信那个“实验室工况”。
说到工况,想起2018年云南那个项目。客户贪便宜选了台小功率机,结果雨季库房角落湿度飙到75%。查了半天,风管布局居然让气流短路了——回风口离送风口就三米远,这设计…呃,怎么说呢,大概工程师画图纸时在摸鱼?
二、保温材料省的钱,全交给电费了
去年改造江西某仓库,发现他们管道保温棉就20mm厚。我劝他们加到40mm,老板还嘟囔“不就差两公分么”。结果改完当月电费降了18%。这玩意跟穿羽绒服一个道理——薄了就得拼命烧电加热补漏。
成本陷阱还不止这个。有些厂家吹“免维护”,可你问问他们冷凝器多久清一次?沈阳某库房信了邪,半年没清,结果零下20度那天,柳絮裹着灰尘把冷凝器堵成筛子。现在那客户每月自觉爬屋顶清理——风冷维护方便?呵,反正我是不信。
三、血泪教训:霉变的烟叶比设备贵多了
这辈子忘不了2016年广东那次事故。客户为省三万块选了台二手除湿机,结果控制板老化,湿度失控没报警。发现时一仓库烟叶全长了白毛,那味道…啧,熏得我三天没吃下饭。后来才知道,这机器前任主人是个海鲜冷库——海鲜和烟草的湿度要求能一样?
话说回来,也有改装成功的案例。湖北某厂的老设备除湿量不够,我给加装了预冷盘管和变频风机,能耗反而降了10%。具体氟利昂充注量得查手册,但核心思路就一个:让机器干活别蛮干。
最后唠叨几句
下次验收,带个红外测温仪照照管道焊缝——漏冷媒的地方一照一个准。还有,我再强调一遍:管道保温!管道保温!
(突然想到)对了,厂家说噪音≤65dB,实际?嗯…跟老式空调外机差不多。